用工风险管控领先品牌
为您的企业经营安全保驾护航!
中企法顾
线下精品课
用工系统班
顾问咨询案
顾问团队
案例客户
劳动法讲堂
走进中企法顾
法律课堂
查看其他新闻栏目
解除事实劳动合同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张娜拉于1985年到某用人单位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直至2007年2月。2006年10月,张娜拉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用人单位办理医疗保险手续,补缴费用,驳回其他请求。用人单…
企业并购是否属于客观情形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并购行为是否属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呢?劳动法规中的“客观情况”,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条款无法继续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并且排除《劳动法》第27条所列的客观情况。《劳动法》第27条…
管理者私自开除员工,企业承担赔偿?如何规避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企业违反法律规定单方与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赔偿金。违法解除赔偿金的标准为:员工每在企业工作一年赔偿2个月工资。司法实践中,公司的管理层、员工的直属上级等,如果向员工表达出解除意思,比如领导对员工说“你明天…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用工遗留风险和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单方(主动)提出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不受企业协商解除理由的限制。实践中,企业操作协商解除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供选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承认工龄并承诺薪资…
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哪些用工风险?
所谓“并购”,并非是法律术语,实践中,通常是指企业的兼并和收购。简言之,企业兼并是指两家企业或者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企业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
未签合同员工发生工伤,治疗康复期间要支付二倍工资吗?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如果员工入职…
以没有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提出辞职,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带薪年休假是定期休假的一种,相应的未休假应享受的待遇属于工资报酬范围。用人单位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的,劳动者有权请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2015年6月17日,张举任入职某用人单位,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约定了合同期限等内容,张举任职…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1、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如果员工已经向企业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比如向劳动监察投诉等,仲裁时效重新计算。如果有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
计算加班工资都是以基本工资计算吗?
周华年于2002年9月20日入职青岛某用人单位工作,2013年6月18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第十三条第二款约定“用人单位支付周华年的工资标准为基本工资1920元/月,标准时间外手当810元/月(标准时间外手当包含:平日1小时加班时间和周六4.5小时勤务时间。超过标准时…
交警部门未作出认定结果,能认定为非本人主责吗?
2016年8月12日,赵起超在上班途中驾驶摩托车摔倒受伤。2016年9月8日,公司向黄山区人社局提出申请,请求对赵起超予以工伤认定。2016年11月2日,交通警察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证明,仅调查了交通事故的事实,未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2016年11月21日,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共3234记录
上一页
1
...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
324
下一页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专利证书
合作医院
关于我们
劳动法讲堂
劳动法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