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风险管控领先品牌
为您的企业经营安全保驾护航!
中企法顾
线下精品课
用工系统班
顾问咨询案
顾问团队
案例客户
劳动法讲堂
走进中企法顾
法律常识
查看其他新闻栏目
用人单位如何根据制度避免员工不辞而别风险
李阳科2006年9月到某学校工作,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从2017年1月10日起李阳科离岗,但未办理相关离职手续。2017年1月20日,李阳科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请求裁决学校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为证明是学校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李阳科提交了3份证人出具的证明(但证人未…
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津贴,劳动者能否以此要求经济补偿金?
高温津贴是为了保证炎热夏季高温条件下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身体健康而发放的补贴,所依据的是《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但2012年6月29日均被废止。高温津贴属于职工福利,是广义上的工资组成部分,其发放方式是以劳动者在岗发…
企业调岗、调薪如何通过制度提前约定?
用人单位应制定一部详尽的调岗调薪制度。内容包括: 1、要明确岗位职责,量化岗位考核标准,薪酬与岗位进行挂钩管理; 2、要制定一个调岗调薪标准制度,即明确员工的考核成绩到达某个合理的标准时,单位有权利对员工进行岗位和报酬的调整,那么在出现了相应的事实情况时,用人…
劳动争议仲裁“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指判决或裁定已经生效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不得再起诉,也不得再受理的诉讼原则。虽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中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一规范,但在民事诉讼实践中,法院通常将“一事不再理”视为一项关于审查起诉、决定是否予以受理的原…
员工居家办公期间受到意外伤害,能认定工伤吗?
居家办公期间出现意外,没有证据表明伤害不是工作原因造成的,就应认定工伤,日前,备受关注的“柴媛工伤认定案”,历经省市两级人社部门不予认定工伤、法院判决撤销不予工伤认定决定和复议、人社部门重新认定工伤的复杂程序后,终于画上句号。受疫情影响,2020年6月,柴媛所在…
工作原因感染新冠,能获得工伤待遇赔偿吗?
工作中接触有阳性病毒的国际邮件被感染、冷库工作人员接触进口冷链被感染……根据1月21日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71场新闻发布会,已确定的疫情源头一个是国际邮件,一个是进口冷链物品。而病毒感染者也有一个共同特征——因“工作原因”感染。因工作原因感染新冠…
能否在劳动合同内约定争议管辖权?
王瑜于2015年9月入职某用人单位并签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的《劳动合同》,月均工资6200元。后用人单位于2018年2月单方面解除合同。故起诉至法院,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王瑜两个半月的经济补偿金共15500元。被告用人单位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泰安市人民法院认为…
企业合并、并购、资产转让是否需要变更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的变更,主要包括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投资人、改制、合并、分立、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资产转让、破产等。目前来讲,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变更,对于员工来说,接受度比较大。比较容易引发争议的,就是投资人变更(即股权变更)、改制、合并…
哪些员工不具备完全民事能力的状态?
劳动合同的变更中,法院是十分注重双方协商一致的程序。在协商过程中,必须不能有欺诈,胁迫或者趁人之危的行为。实践中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因为往往劳动者也没有办法举证。在双方协商的过程中有一点,我觉得目前可能会碰到障碍的地方,就是怎么来确认这个过程中,员工处于一个…
病假、待岗期间的工资,是否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实务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在解除或终止前并非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工资标准可能大幅度低于正常工作时的工资。比如,前十二个月中一直在医疗期中,处于病假状态,病假工…
共1168记录
上一页
1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117
下一页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专利证书
合作医院
关于我们
劳动法讲堂
劳动法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