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风险管控领先品牌

为您的企业经营安全保驾护航!

劳动仲裁期间,员工能否要求企业支付工资损失?
10/24/2022 4:41:37 PM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友好协商,通过协商,妥善处理争议事项。

但是劳动者需警惕久商不决,导致过了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

劳动者与公司协商未果,应当依法及时提起劳动仲裁。

劳动者未依法在一年内容提起劳动仲裁则丧失了该案的胜诉权,该一年的时效期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算。

劳动者依法提起劳动仲裁后,仲裁期间用人单位是否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呢,需要依据劳动者提起的仲裁请求决定。

如劳动者在被用人单位辞退后,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则说明劳动者认可劳动合同关系被解除了,只是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理由是否合法合理存在争议,如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理由无法定或约定依据,则构成违法辞退,需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

违法辞退的赔偿金是建立在劳动合同被解除的寄出之上,劳动合同关系被解除了,用人单位则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如劳动者提的仲裁请求是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那么,仲裁期间用人单位则应当依据劳动者原工资待遇向劳动者继续发放工资。

其法理在于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不能提供劳动,或用人单位拒绝安排、接受劳动者提供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原工资待遇继续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推荐阅读

劳动法讲堂
劳动法讲堂